眉山人才網/洪雅人才網/彭山人才網/仁壽人才網/青神人才網/丹棱人才網/四川人才網/樂山人才網/眉山勞動力市場蘇尚華:這類問題確實比較多,因為很多人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那么他們會覺得自己淪落到了自己不想去的學校,因為他不認可這樣的學校環境,所以對自我的認識能力就降低了,對自己的很多行為就不高標準,嚴要求了,所以會出現很多想法。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太多了,我在想,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畢業,就像工作一樣,這跟比賽一樣,我們踢球也好,賽車也好,每個人都要投入到比賽當中去,假如因為現在我的行頭不夠專業,人家都是買的幾千塊錢或者幾萬塊錢的服裝、設備,我現在設備差一點,我就不去參加這個比賽了,放棄比賽,那么,由此就否定自己的個人能力。你要想想,我個人可能有比較好的球技,只要你投入到比賽當中去,靠的就是能力。一開始人家一看你行頭不好,第一眼印象不好,但實際上人家都看的是最終結果,所以要積極行動起來。行頭是別人開始看的,但最重要是內涵上面,能力的修煉上。先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去發展,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陸學彬:大學四年,要么學習成績好,要么社會活動多,要么將來考研,要么在學校里學生工作做得好,還有再不濟,發揮你的特長,比如你喜歡寫小說,這時候你沒有考大學的壓力了,你這門特長很突出,這樣就好。大學四年,只要是四年,鎖定一個方向努力,把時間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一定會成功。
主持人(曾海波):我們來總結一下,很多人的困惑是能力不足、能量不足,其實問題可能是目標不清晰,目標不清晰是非常典型的問題,目標不清晰有可能會面對眾多的選擇,不知道怎么辦,所以一個人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目標的清晰程度,如果目標很清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可以發展相應的能力和興趣,這樣他就會有行動。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在剛才這個案例中,他想的很多,但是做得很少,而他不做,對自己的優勢就沒有認識,自我不是想出來的,而是通過行動認識自己的。可以看出來,我們現在的大學生非常需要補的一點是實踐,我也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特點就是,其實有些學生是很優秀的,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具備什么能力,所以他面對職場是恐懼、困惑、迷茫,很不自信的,所以他們需要時間去發現。
蘇尚華:在我們的客戶當中,也發現了很多類似的問題。他們對自我的認識不清楚,包括對自己能力的認同和對自己目標的認同,他連自己都不能認同,比如專家說了我要這么做,我這樣做就放心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規劃是什么呢?第一,我們先找到目標;第二,找到從現在到目標可實現的途徑。條條大路通羅馬,人人都知道,但首先要知道羅馬在哪兒,第二知道有多少條路。我覺得方法是有,可能有很多人阻礙在那兒,就是自我認知和認同上,這是一個坷。
主持人(曾海波):所以我們說職業規劃第一步就是探索自我。好的,我們來回答一下網友的提問吧,剛才好多網友問“職業講習所是怎么回事”,我簡單介紹一下。職業講習所是由陸總發起的,由我們三個人做的一個公益的團體咨詢活動。我們會邀請求職者一起來,就問題和經驗進行相互分析和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解決職業困惑。很多人關心這活動是不是收費的,是不收費的。
陸學彬:禮拜五下午都有,在中華英才網網上有文字直播。
主持人(曾海波):我們回答一下網友的提問。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他是一個大四的學生,學的專業是園林專業,現在課也不多,想找實習單位,應該怎樣找實習單位,找什么樣的實習單位,在實習之前要做什么準備?應該考慮什么因素?
陸學彬:大四的,找實習單位,我覺得實習的時間可能最好是放在大三下學期,或者大四的九月份去做,因為其它時間,現在是招聘旺季了,就不是實習了,是正兒八經地找工作了。我建議這種實習,或者兼職也好,應該結合起來,用假期來實習,這是第一點。就剛才這個例子來說,他想到什么地方去實習,可能還要分析一下自己,將來的方向是園林專業還是說可以通過自己的可遷移能力去找更多的機會?還是想說去企業、事業機構呢?他將來發展的方向是什么?或者說他對什么不了解,他想去了解這樣一個行業,或者說了解這樣一個方向,我想接觸一下這個公司,這是他的意愿層面,還有他能做的層面。五百強企業都可以去,但是他能去嗎?結合自己現有的資源再去,我能夠從哪些地方實習,然后挑一個自己能去的單位實習。
蘇尚華:這個和我說的學地理專業的有點類似,如果這個時段實習,他一定要選擇好目標,就是跟他下一步就業的單位,或者就業的意愿聯系起來。你進去一方面是學習,另外一方面就是更好地展示你,讓這個企業認可你,在招聘的時候第一時間把你招聘了,覺得這個人不錯,跟最后的就業最好能夠連接起來。
陸學彬:而且大四實習的話,一定要同時準備找工作。把手機帶在身上,不管什么時候都能接聽手機,24小時開機,如果說好不容易等到一個面試的機會,你還不能開機,或者說接不了手機,就錯過機會了。
蘇尚華:還有就是,接著剛才說過的那個加法、那個邏輯思路。因為所學的專業,所以實習的時候找跟專業相關的,這是一條途徑。我建議再加上你這個人,意思就是說你找工作還是用專業找工作,但是把你的優勢、特長、興趣加進來,這樣打造出來的你,跟專業一結合,然后再做選擇,選擇的空間就會更大。因此,根據你的興趣、偏好,再加上你的專業,能力加專業,價值觀加專業,加在一塊兒,我想會有N多種選擇。
主持人(曾海波):好,非常感謝兩位嘉賓提供了這么多的建議,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今天的提問可能只能到這個地方了。最后我想問一下陸學彬副總裁,作為國內領先的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為求職者做了哪些事情?
陸學彬:中華英才網目前除了提供海量的職位信息之外,還做職業指導。我們職業指導有一個主線就是“求職者關懷”,剛才我們提到的“職業講習所”即是其中一部分。有線上的,有線下的,有專家點評實錄。今年我們網站還做了一個“職業指導站”,“職業指導站”里面,有各種各樣與求職相關的信息,比如說簡歷怎么寫,面試一些技巧,專家的回答,求職中需要規避的東西等信息。還有一塊兒就是關于求職行騙的專題,就是教你怎么樣防騙。另外就是我們的線上活動“職場講壇”,線上直播的活動,但不是視頻的,每周二、四下午一次,每次都有一個主題。大家如果有問題,可以直接向嘉賓提,由嘉賓來回答你的困惑,還支持在線聊天和交流。“職場講壇”到現在為止已經舉辦了有八、九十期了。另外,年初我們的博客產品“伯樂谷”也上線了,我們的職業指導師都在上面,他們會回答很多網友的問題,我們會把這些回答整理成文章。現在,很多人都會到“伯樂谷”里面尋找指導,這是我們做的工作。另外還有和“求職者關懷”相關的高校活動,比如現在在首都高校舉辦的“首屆大學生職業生涯風云榜”活動,發動學生起來,讓大學生自己去發現身邊的榜樣人物,在學校里、在同學身邊看到的都可以。這個活動現在已經開展起來了,中國傳媒大學發揮自己校方的優勢,也加進來了。還有“職業指導師聯盟”,我們在網上舉辦了一個“職業規劃師高峰論壇”,然后在上海、廣州專門做了職業指導師的聚會,把國內的專家都匯集到我們的平臺上。我們盡量去開拓這個平臺,也希望真正地集合到各種社會力量,一起來幫助求職者,把大學生就業、找工作等事情做得更完美。
主持人(曾海波):人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們可以到“伯樂谷”求助。好,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訪談就到這兒了,很多網友還有問題,可以發到中華英才網,也可以在線下和我們做進一步的交流。非常感謝兩位嘉賓參與我們的節目,也謝謝網友的積極參與,謝謝大家。
陸學彬:好,謝謝。
蘇尚華:謝謝。
9 3 1 2 3 4 5 4 :